首页 >散文精选 >写景散文《田园诗情》——描写荷兰的文章

写景散文《田园诗情》——描写荷兰的文章

发表日期:2015-08-08 | 栏目:散文精选

  卡雷尔·恰佩克(1890-1938),捷克作家。生于医生家庭。大学期间学习哲学,毕业后任新闻记者,并从事文学活动。20世纪30年代后参加反法西斯斗争。主要作品有科幻戏剧《罗素姆万能机器人》、科幻小说《专制工厂》《鲵鱼之乱》和散文集《英国通信》等。
 
  田园诗情
 
  荷兰,是水之国,花之国,也是牧场之国。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,黑白花牛,白头黑牛,白腰蓝嘴黑牛,在低头吃草。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。牛群吃草反刍,有时站立不动,仿佛正在思考什么。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,仪态端庄。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,无比尊严。极目远眺,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。
 
  这是真正的荷兰: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,成群的骏马,剽悍强壮,腿粗如圆柱,鬃毛随风飞扬。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,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乌德列支或兹伏勒。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,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。
 
  低地上还有白色的绵羊,它们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,悠然自得。黑色的猪群,不停地呼噜着,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。还有成千上万的小鸡,长毛山羊,但没有一个人影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。
 
  只有到了傍晚,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,坐上小板凳,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。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,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,接着又是一片寂静。在这里,谁都不叫喊吆喝,牛的脖子上的铃裆也没有响声,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。
 
  运河之中,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,汽车火车都装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运往城市。车过之后,一切又归于平静。狗不叫,圈里的牛不发出哞哞声,马蹄也不踢马房的挡板,真是万籁俱寂。沉睡的牲畜,无声的低地,漆黑的夜晚,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。
 
  这就是那真正的荷兰。
 
  (万世荣 译)
 
  【鉴赏】《田园诗情》选自《荷兰风貌》,表现了位于西北欧的荷兰--这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独特的风貌,着意刻画了荷兰牧场的静态美,用碧绿的色彩装点了这个国家。开头:“荷兰,是水之国,花之国,也是牧场之国。”一句话,点出了荷兰的地域特征。作者落笔在水、花和牧场上:一条条 运河,纵横交错,绿草如茵,绿色草原如天堂一般。在辽阔的牧场上,各色各样的花牛、黑牛在吃草,各具神态,牛犊像“贵夫人,仅态端庄”,老牛威严像“牛群的家长”;駿马剽悍强壮腿粗如圆柱,鬃毛随风飞扬”,绵羊悠然自得,猪群呼噜,小鸡、山羊满目皆是。牧场静得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。傍晚,小船划破波浪,挤奶人来给“严肃沉默”的奶牛挤奶;“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,接着又是一片寂静”。夜晚更是万籁俱寂,“沉睡的牧畜,无声的低地”,“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”。作者就是这样紧扣水、花、牧场,抓住“静”这个有代表性的特征,竭力描绘出荷兰的静态美、恬谧美、壮阔美和诗意美。
 
  荷兰是“碧绿”的。丰富的色彩组成了一幅美的画卷,一组和谐的诗。它饱蘸着作者的深情与对美的追求,宛如给现实罩上一层柔美的面纱,给人以迷惘沉醉的慰藉,唱出了一组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赞歌。

HI,以下是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:

  • 如果《写景散文《田园诗情》——描写荷兰的文章》这篇文章还令你满意,欢迎一键分享到你的QQ空间、微信、微博!
  • 不论是否满意,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评。需要更好的文章,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。我们会及时补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