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读者文摘 >读者《点滴》栏目文章分享

读者《点滴》栏目文章分享

发表日期:2015-03-15 | 栏目:读者文摘

真理夫人

 
  从前,有一个男人,他在所有方面都获得了成功,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远近闻名的好手艺,但他仍然感到不开心。 
  “我想认识真理。”他对妻子说。 
  “那你就应该去找真理。”妻子回答。 
  于是,男人将所有的财产都划到妻子的名下,然后,就起程去寻找真理。 
  为了找到真理,男人上高山,下峡谷,走小村,进大城,穿越森林,沿着无边的海岸线行走,去过昏暗恐怖的荒野和满是鲜花的大草原。他寻找了一天又一天,一周又一周,一月又一月。 
  终于有一天,他在一座高山顶上的小山洞里找到了真理。 
  真理是一位干瘪的老太婆,满嘴只剩下一颗牙了。她的头发很长,油腻腻地披在肩膀上。她的皮肤粗糙得如同皮革,但是,她一开口说话,那股柔情和纯真的韵味让男人知道他找到真理了。他在小山洞里待了一年零一天,把她教的东西全学会了。 
  要离开的时候,他站在洞口看着真理说:“真理夫人,你教给了我很多,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你做的吗?” 
  真理想了片刻,然后,用她那干瘪的手指,直指他的胸口说:“当你跟别人说起我的时候,要告诉他们我很美。” 
  (阿 门摘自《讽刺与幽默》2014年11月28日)

心盲

 一个盲人一直深爱着一个姑娘,可是有一天,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,那个姑娘长得不太好看,从此,这个盲人对她完全失去了兴趣,真是太可惜了! 
  其实,眼盲没有什么,只要心不盲,能用心感受世间的美就好。眼不盲而心盲者,才是真正的盲。 
  (一米阳光摘自《文苑》2014年第12期)

轻举妄动

  当年,员工的人事资料上要记载曾祖父、祖父和父亲的姓名,每个人都要记住自己的三代,否则就是大笑话,倘若求职,写不出三代的人一定落选。 
  那时,有一个人外出求职,忘了曾祖父的名字,情势断不容许他回家查问,他就临时替曾祖父取名为“曾杰”,意思是,我的曾祖父是位人杰。管人事的跟他有点交往,好心提醒他:“名字哪有用破音字的?”他急忙在“曾”字旁边添了个土字旁,成为“增杰”。 
  他得到了这个职位。后来他查出曾祖父的本名,特请管人事的喝酒,要求悄悄地把记录更正过来。管人事的想起破音字加土字旁的往事,笑而言曰:“他老人家已经入土为安,你就别再轻举妄动了!” 
  (清 水摘自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《昨天的云》一书)

学生和马

大师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,于是他的弟子决定过一种奉献的生活,晚上睡稻草床。 
 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大师发现弟子的行为有了一些变化,就决定找出原因。 
  “我正在攀爬启蒙之梯,”弟子回答,“我的白衣显示我追求简单,素食净化我的身体,不舒适会让我只考虑那些精神层面的事情。” 
  大师笑着带他走到一片草地上,那里有一匹马在吃草。 
  “你看到那个动物了吗?它的皮肤是白色的,它只吃青草,它睡在畜棚里铺了一层稻草的地板上。你认为它像个圣人吗?或者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师吗?” 
  (潘光贤摘自《讽刺与幽默》2014年12月5日)

大隐

 
  友人常跟上司闹不快。于是,讲两个故事飨之。 
  汉武帝时,建章宫里跑进一只动物,样子像麋鹿。汉武帝问左右的人,结果没有人认识。于是,把牛人东方朔找来。东方朔一看,说,这个动物我认识,但要我讲出来,必须请我吃喝一顿。汉武帝没办法,答应了他。不料,东方朔又刁难起来,说是看上了公田鱼池蒲苇数顷,希望汉武帝赏赐给他。汉武帝一咬牙,又答应了他。 
  东方朔说,这只形似麋鹿的动物叫驺牙,它一旦出现,就预示着远方有人来归顺。果然一年之后,匈奴浑邪王带着十万人来投降。为此,汉武帝重重地赏赐了东方朔。 
  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九回,讲到白门楼下,曹操先是劝降陈宫,陈宫不从,从容就义。之后,曹操愤而将吕布缢死并枭首。这时候,刀斧手绑过来吕布手下一牛人,此人非但没有任何畏惧,还将曹操骂了个狗血喷头。其时,曹操已贵为丞相,大家都以为曹操会杀了他。结果,曹操非但没有杀他,还“亲释其缚”,请他坐上座,这个人就是大将张辽。后来,张辽随曹操南征北战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 
  友人听罢,不悦,说:“你的意思是,我还不够牛,不应该跟上司闹呗。” 
  我连连摆手,说:“不,历史上牛人被杀的多了去了。其实,这两个故事都有各自的亮点,第一个是东方朔忽悠汉武帝之后果有浑邪王来降,第二个是张辽骂曹操之后还能立下卓越军功。也就是说,立足于世,一要本事足够大,二要运气足够好。” 
  友人自此韬光养晦,大隐隐于单位。 
  (陈 卓摘自《今晚报》2014年11月21日,董克诚图)

年夜饭的目的

 
  人做很多事情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,年夜饭又何尝不是借口?一家人一年来都各自奔波,到年关了总要团圆一下,于是凑在一起吃个饭,聊聊天,分外亲热。 
  但也并不都这样,我在餐馆里,见过有人吃年夜饭,吃着吃着,因为一句话不和就打起来。我自己家里,大姐的脾气火暴,会在年夜饭饭桌上大发雷霆。其实这是因为亲近,她才对鸡毛蒜皮的事在乎,压抑了一年,总是要爆发的,说出来是好事情,说出来了,就好了。来年,我们还是亲兄弟、亲姐妹。 
  我对母亲心怀愧疚,她去世后,我重新看自己与她的关系。除了我们彼此深藏不露的爱外,我很少向她吐露我的痛苦,她也一样。其他种种事也几乎同出一辙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,我都没向她展示过我的厨艺。我与她聚少离多,在一起时,要么是带她去我认可的好餐馆,要么是姐姐哥哥把菜准备好了,我不必亲自下厨,母亲也未向我要求过。其实我一直喜欢研究美食,一直以为有机会,有机会,谁知道,机会就这样没了,再也无法弥补。 
  有了孩子后,我改变了很多,我的人生观、世界观都有了改变,我更能理解家的含义、年的含义、团圆的含义。孩子甚至开始让我爱这个世界。 
  说到这里,又要过年了,记得以前一家人在一起,吃饭时妈妈总是会跟我们讲故事。现在,吃饭时,轮到我给孩子讲故事了。 
  (江小华摘自中信出版社《当世界变成辣椒》一书,丰子恺图)

瓮之别用

 
  瓮,如今少见了。 
  昔时,或大或小,一般家中都有一二口。腌渍豆酱、腐乳、瓜条、咸菜什么的,都派得上用场。酒场储酒需要它,酱油作坊没它也不行。瓮造型朴拙,自有一种美。苏东坡《汲江煎茶》“大瓢贮月归春瓮”句,好到不行! 
  会想起瓮,都因书。我为了写一篇关于藏书的文章,焦头烂额,翻找许多文章,不意见到如此记载: 
  余嗜书成癖,贫不能多得。所能购者又唯恐失之。夏夜读书,桌下置两瓮,插脚瓮中,以避蚊虻叮咬。 
  语出《蕉雨书屋书目·序》,作者曹辛,清光绪时的一个书痴,不爱八股时文,独喜算术、收古书,成就不小,是清代一个私家藏书异人——会把陶瓮拿来这样用,即可知,怪物也。 
  (罗 茜摘自《读书》2014年第12期)

一言释厄运

 
  几年前,一个在伊拉克被绑架的澳洲人,被政府费尽周折解救回国后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不是“多么可怕,感谢被救”,也不是“多么幸运,劫后余生”,而是问:“橄榄球比赛,哪个队赢了?” 
  几年前,塔斯马尼亚州的矿难被炒得沸沸扬扬。经过抢救,被埋在矿井里的矿工安然无恙。大难不死,必有后福,矿工们一出矿井便被电视台买断,每人身价500万澳币。被埋的日子可不是好过的,生死一线间,当上面用先进的仪器和他们通话,问他们需要什么时,其中一人还能开玩笑说:“我要有招聘广告的报纸,因为我已经失业,出去后就没有工作了。” 
  其实,无论我们生活在哪里,生活本身都是不容易的。澳洲森林火灾连续不断,据说直升机救火的费用就像100块100块地往下撒钱,仍避免不了许多房屋被烧毁。当房屋被烧毁后,人们的反应是什么呢?我想象的场景应该是房主坐在废墟上号啕大哭,但实际上,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在废墟上插一面澳洲国旗,几个邻居竟然聚在废墟上开派对,庆祝劫后余生,因为生命比物质重要得多。 
  我的一个北京朋友,他在中国是医生,来到澳洲读医学院,好不容易等到要考行医执照了,却突然半身瘫痪,只能靠轮椅行走,没有人能诊断出病因。他有一位80多岁的老母亲,也非常乐观,他们经常会做一桌子的美味,让我们过去吃,有说有笑的。我每次去都觉得不是我能帮他们什么,而是他们在帮我。母子俩还经常开车去旅游、侍弄花园、弹琴,老太太每周都会买一张彩票,说等着发大财。2012年春节,我请他们到我家过节,谁知他们却告诉我不行,他们要去市中心公园听免费露天音乐会。等他们听完音乐会再到我家时,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。当他拄着双拐进屋时,我心里充满了敬佩。 
  (兰 悦摘自《扬子晚报》2014年12月2日,Getty Images供图)

知止
 
  生活在乡村的人小时候总会得到很多教训。不能对着月亮指指点点,做豆腐的时候不许喧闹,新年第一天的水存着不能倒掉,下颌牙掉了扔瓦楞上,上颌牙掉了扔床底下,钻人家裤裆会长不高,晚上不能照镜子,老梳头会记性不好,纽扣扣错了是要打架的,在屋里打雨伞会变成矮子,玩火要尿床,如此等等。没来由的禁忌,甚至带点迷信色彩,大都是正值兴高采烈之时,给人当头棒喝,让人立时转醒,不可忤逆放肆。 
  以致时至今日,当兴高采烈地行着某事、做着某梦、执着某念,便不时地有声音旁白般响起,霎时间心底妄念尽消。 
  弘一大师有幅字,就是“知止”二字,深刻体会你会发现,知止比知足的境界更高一层,知足是不贪,知止是不随、不要、够了。对烦恼和痛苦说够了,对财富和名望说够了,对安逸和欣悦说够了。 
  四季也在说止,说够了。夏天热够了,秋天来了;花开够了,便谢了;冬天冻够了,春天便到了。 
  老子云:“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何为止?心之所安即为止。 
  (玉 晴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,Getty Images供图)

不变
 
  应付世事,不外两个法子:不变、百变。 
  人家要什么,你就变什么,三五个回合下来,就累垮在那里,而且会变成四不像。 
 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,有人善变,有人不,良家妇女也许也想涂脂抹粉扮万人迷,可是胭脂颜色硬是不对劲,只得放弃。 
  不变也有不变的苦,譬如说忽然有那么一天,规定女性写作者统统得衣着暴露笑眯眯地招待读者,不能随机应变者,自然被打入冷宫,可能要到政府机关去谋个职位了。 
  变,得咬紧牙关上;不变,更要意志力坚定。两者都不容易。 
  会变不一定赢,今日,站着招呼,明日,蹲着奉承,对方需索无穷,后天,难道还趴下来不成? 
  有见及此,无论人家变得多热闹,也不心动,因人贵自知,自叹弗如。 
  顾忌这样多,自然挤不进主流去,但时时坐在凉快角落观景,也蛮舒服。 
  我的菜单上只有这几味,比较单调,不够咸,不够辣,不够油,适合口味清淡人士。 
  (王树芳摘自东方出版社《随心》一书,〔日〕福田繁雄图)

HI,以下是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:

  • 如果《读者《点滴》栏目文章分享》这篇文章还令你满意,欢迎一键分享到你的QQ空间、微信、微博!
  • 不论是否满意,欢迎对文章进行点评。需要更好的文章,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。我们会及时补充!